中国最易读错的地名,你挑战一下?

各位别看我是一名电视主播,天天读稿子,但有时还是会读错字,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地名时,要是误读的话就不是郁闷了,那是相当相当难堪,很容易成为一笑柄。

比如说以前我经常把毫bo~~~州给读成毫州,毫发毕现的毫,殊不知,人家得念bo州!

非常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你能读对几个?

还有这个漩涡的涡,加个太阳的阳,你读啥?肯定不能读阳!它读涡阳(guō yáng)。
我以前吃那个有名的豆掰酱,明明是郫县Pí,我到几年前有时候还会说bēi xiàn,真是丢人啦;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楞角的棱角,误读成巴音郭楞,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

等等还有很多!所谓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且我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大家能对主播多些包容、理解。

不过既然咱们是历史节目,我肯定不是老说字词发音,经过大力丸儿的潜心研究,我发现有这么个规律,一般特别容易被误读的,这个城市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也就是说你只要了解历史,听过这座古城历史上所上演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不管是工作还是平常碰到你,你再想读错它,绝对不可能。

不信,我们试试。看看今天说的这些个城市有没有你生活过的地方。

咱们先说安徽亳州,亳州历史很悠久,一共出过三位帝级大神,还有一人在此曾建国称帝!

据考证,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人居住了,东汉时期属于谯郡(qiáo jùn)。郡跟现在的省差不多,省会就在今天的亳州!

三国是亳州的辉煌时期,因为亳州地位迅速上升了,成了国都,221年,曹魏皇帝下令谯郡为陪都,和当时的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

为啥老曹家如此钟爱亳州呢?

我们经常讲曹操的故事,在小说的煽风点火之下,什么孟德献刀、捉放曹、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华荣道、割须弃袍,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大白脸,乱世之枭雄!

如今,什么电视啦连续剧啦穿越小说同人漫画啦,老人家都是自带流量被抓来抓去当主角,忙的很,可你们茶余饭后消遣他的时候,有谁真正关心过他老人家呢!比如老人家到底是哪的人啊!

你像当年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还有人在争河南人还是山东人?还有同时期的其它名人现在还在为出生地争来争去!曹操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他和曹氏家族(包括夏侯渊夏侯惇夏侯一门都是沛国谯县人!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虎痴许楮也是他们的老乡!沛国谯县,就是今天的亳州!

既然太祖是亳州,当然地位就得提高,直接成了副国都!

直到现在,都几千年了,亳州不仅还保留着曹操地下运兵道、观稼台、八角台……魏武帝曹操留下的不少历史遗迹。亳州老百姓们至今仍口口相传着一直流传下来。《三国演义》里面你可没听过的故事,节目里面我们就试讲一个!

在如今亳州市区人民路中段南侧,有个叫四眼井的小街,这里曾有一口井,从不同的主位吊桶下去,打出的水味道都不一样,可分为酸、甜、苦、辣四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跟曹操当年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年曹操曾回家乡驻军、练兵。可惜这里只有一口水井,但来的有千军万马。人要喝,马要饮,水哪能够用呢?何况,当地的百姓也不能因此扎住脖子呀!士兵和老百姓为了争水,常常发生纠纷,士卒们个个年轻力壮,胆子也大,自然都挤在前边;百姓们都不是对手,老、弱、病、残更只能干瞪眼了。有时还互相扭打起来,自然都为此叫苦连天。再说,大家一哄而上,容易失足落井,很不安全。

于是,民怨沸腾起来。有个老人便说,曹操吃粮用草全靠百姓,却不肯让百姓喝点水,不得民心,绝没有好结果。没想到这话被士兵听见了,士兵便老人绑了起来,送到曹操那里要问罪。那老人眼看凶多吉少,连连给曹操磕头,请求不要杀头。

曹操连忙把他搀了起来,问清了缘由,哈哈大笑说:“你们因为喝不到井水,背后骂我,骂得对呀。”随后让人抬来一块很大的长方石板,在它的两头打出两个大圆洞,然后把这石板放在井口的正中间。于是这口井就成了四眼井,每一个眼里都能放下吊桶打水了。曹操指着它对大家说:“今后,这井两眼给军用,两眼给民用,永远不许互相争抢,也就不会有人失足落下去了。”

人们都很感激曹操,后来一直照他说的那样办。因为打水的人彼此相处得好,就觉得井水特别甜,又因为它曾有酸、甜、苦、辣的经历,所以人们也仿佛能从中品尝到那种不同的滋味。

所以你看,《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戏曲尊刘贬曹,非得要把曹操刻画成反面人物,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体察民情、识才善用、功绩卓著很受老百姓拥护称颂的英雄豪杰呢!

那啥时候谯郡(qiáo jùn)谯县改成可现在亳州的名字的呢?据考证,是从北周开始的。

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前朝的名字我不用,又把亳州改名为谯郡,唐朝建立之后,李渊也一样,前朝用的我不要,又给谯郡改成了亳州,唐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亳州这个名儿在没动过,从此算是正式使用下来了。元朝时期,天下大乱,红巾军造反,红巾军的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

都城就在亳州!算是又牛了一回!

再来讲一个安徽省最简单的一座城市的名字——六安市。

我试过身边的人,百分之九十看到六安脱口而出九十“liù ān!因为六”这个汉字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太过于常见所以才会胸有成竹地读出来!甚至有朋友问我这座拥有毛坦厂中学的城市,很多人都问为什么叫六安,而不叫五安、七安?你这听这读音,“六”不是指数字“六”,和数字“五”、“七”当然没有任何关系了么。

那一二三四五六的六为啥在这里要念成陆呢?这可不是方言,而是带有六安特有的地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原来,六安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故而发生在这里的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原本六安的前身没有平安的安这个字,就叫陆,也是一块挺大的战略要冲!在古代,“六”与“陆”是通假字,陆自然也是河水淹没不到的高地!就是因为战略要冲,楚汉战争的时候,项羽封六县人英布为九江王,设都于六(Lù)(今六安市北西古城)。后来英布叛楚归汉,西汉行郡国制,刘邦论功行赏很不情愿的给了英布很多地!此地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后定都于六(Lù)。而后在西汉的历史上这个地方好像是被下了诅咒。又出现多次企图谋反的事件,公元前196年英布举兵反汉,战败后被杀;公元前174年汉文帝认为他的异母弟刘长在这不老实企图谋反,将其流放,途中绝食而死;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刘安,就是炼丹药无意中发明豆腐的那位以及衡山王刘赐再次谋反案发后自杀。

一连窜的反叛事件让汉武帝百思不得其解,他觉得是不是这个名字有点压不住啊!干脆在公元前121年,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外加以前的衡山国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又建了一个六安国,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封家里的刘庆为六安王,“六安”地名由此诞生,别说,从此反叛的事还真少了,地名也就一直沿用至今,距今两千多年了。

后头,三国鼎立时,魏吴争雄于江淮。吴军多次进攻六安,就是想夺取这个军事重镇,从而对魏国的中原核心地带构成巨大威胁。

哎,咋又聊到三国去啦!我想听完本期节目,你在看到陆安,一定再不会都城读“lù ān”了,对吧?

我们再来看看安徽周边的江苏省,我发现早就有前辈总结出了该省最难读的五个地名,网上还夸下海口,说什么认识三个算你赢!我是打死不信,挑战结果是!

哀!我只认出一个!

这便是邳(pī)州!邳(pī)州很多人会错念成pei州!邳州大地,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曾留下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啊!你像张良归汉之前,曾与下邳桥受黄石公兵书,自此一生激变。

西汉猛将彭越曾破楚军于下邳。自下邳西进,连下梁第十七城,壮大了刘邦反秦的力量。 秦灭,天下归汉。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就在下邳,韩信召漂母赐之千金,并召昔日胯下相辱的少年为处都尉。司马迁为著《史记》,涉汶泗,过彭城,亦曾到过下邳访张良遗迹等等,都值得给大家讲一晚上的!

还有四个地名,氾(fàn)、水甪(lù)、直栟(bēn)、茶盱眙(xū,yí)!你很可能会都城泗水,用直,并茶个鱼台!

跟江苏紧挨着的山东,也是很多啦,鄄(juàn)城,说实话我是才知道,我以前一直读ceng!

临朐(qú),经常被读做liju、徂(cú)徕(lài),这俩字单放这我真不认识,很可能会念成且来 、茌(chí )平会念成任平、莒(jǔ)县会念成吕县。

一个个说难点在哪里!

“鄄”字左边是由“西、土”两个字组成,顾名思义是以古鲁国为依据西面之地。右边有偏旁耳部,耳部,乃防卫也。说明鄄城是西面的卫戎地域。事实上鄄城自古也是兵家重镇,以几个镇的名字为例,郑营、左营、鲁仓,等都曾做囤兵之用。另外,鄄城又是“孙膑故里”,也有西方乐土大二垂髫之意!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鄄城县古老丰厚的历史文化!

我们重点来说莒县,它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于日照市!历史上岁数挺长,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少昊族后裔为莒国国君,封国就在这!至今近三千年历史!莒国国势强盛的时候疆域强盛的时候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不断与齐、鲁、晋会盟,对周围小国征战。

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为逃避杀身之祸,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莒国的姥姥家避难,次年鲁伐齐,小白回齐,是为齐桓公。这也是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来,意思即不忘本,不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

喜马拉雅×今日头条:严禁剽窃,违法必究!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