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11月,宋太祖赵匡胤在汴梁皇宫内驾崩,享年五十岁。次日,其弟赵光义继位为帝,是为宋太宗。
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皇帝驾崩前大多会将长子加封为皇储,以备将来顺利登基。然而,赵匡胤却选择了“兄终弟及”的方式,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而非自己的儿子。
当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均已成年,按常理,皇位应传给自己的儿子。但赵匡胤的决定,显然打破了这一传统。
赵匡胤生于河南夹马营(洛阳),其高祖、曾祖父均为唐朝官员,其父赵弘殷亦是一员勇猛的将领。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赵氏兄弟凭借一身好武艺和识大局的眼光,迅速在动荡的政治格局中站稳脚跟。
公元950年,赵匡胤投奔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将赵匡胤提拔为心腹。
公元960年,柴荣驾崩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迫使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建立了北宋政权。
北宋建立之初,四川、江南一带尚有其他割据势力。直至公元975年,北宋彻底击溃南唐,成功统一了大半中国(除燕云十六州)。
然而,好景不长,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在宫内饮酒,次日清晨被发现离奇去世。次日,赵光义接替他,成为北宋第二任皇帝。
坊间传言,赵光义为了夺取皇位,趁着赵匡胤酒醉之时,用墙上挂着的斧子残忍地杀害了哥哥(烛影斧声)。
直到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赵光义公布“金匮之盟”,向世人宣告其皇位来得名正言顺。
赵匡胤去世前,除了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逝,还有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均已成年。按古代封建传统,赵匡胤辛苦打下的江山,理应由儿子继承,而弟弟赵光义担任辅政大臣即可。
然而,赵光义用金匮之盟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似乎能侧面证明皇位就是赵匡胤传给赵光义的。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在去世前没有立儿子为太子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宋朝是由五代十国而来。五代十国时期,奉行的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原则,谁拳头大,谁就能占领地盘,称王称帝。
《五代史·安重荣传》中记载:“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比如后唐李嗣源驾崩前,原打算将皇位传给李从厚。但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却突然起兵发难,废掉李从厚,自己当上了皇帝。
此外,五代十国时期的许多政权都曾发生过手下大将或其他皇室成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后自立为帝的场景。
反观赵匡胤去世前,赵德昭、赵德芳并没有进入军中历练,也没有禁军指挥权,更无一批心腹班底,属于两个“光杆司令”。
而赵光义则豢养了大批死士,并与禁军有交情。即使在“杯酒释兵权”后,赵光义在赵匡胤的默许下,于开封城内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心腹班底。
因此,即使赵匡胤强行将皇位传给儿子,但赵光义手下猛将如云,他完全有能力颠覆赵德昭或赵德芳中的任何一人。
若赵光义野心勃勃,打着“清君侧”或其他旗号想要谋朝篡位,对于整个北宋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举个例子,北齐孝昭帝高演在去世前经常疑神疑鬼。当时高演的儿子年幼,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高演的弟弟高湛手握重兵,且本人有野心。所以高演在弥留之际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并苦苦哀求高湛,希望他能善待自己的妻儿老小。
横向比较,赵匡胤临终前的想法可能与高演相似。尽管赵德昭、赵德芳早已成年,但他们手中无兵无人,肯定斗不过老谋深算、且韬光养晦多年的赵光义。
与其这样,赵匡胤不如顺水推舟,将皇位直接传给弟弟赵光义。
或许有同学会对此产生疑问,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曾带领群臣出游洛阳,期间他突然提议希望将都城从汴梁迁往洛阳,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从赵匡胤去世那年的种种举措来看,他希望迁都洛阳,似乎是为了打击或削弱赵光义的势力,并扶持自己的儿子成为接班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宋会要》这段记载来看,赵匡胤驾崩时,其实已经有意让弟弟赵光义成为北宋第二任皇帝。
《宋会要》:“皇弟晋王,天钟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时惟长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
更何况,如果赵匡胤想通过迁都洛阳来削弱赵光义的势力,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历朝历代,迁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迁都成功,赵光义也能早早布局,将手下那批铁杆死忠尽数带到洛阳。汴梁与洛阳相距不远,换个地方,赵光义依然一家独大。
此外,如果赵匡胤想要扶持儿子们并削弱弟弟实力,他就不会在975年渐渐疏远宰相赵普(赵普是整个大宋最受赵光义忌惮的大臣)。
而且,开宝八年,赵匡胤刚刚灭掉南唐,之后他也没有对赵德昭、赵德芳进行封王,反而是弟弟赵光义早已被加封为“晋王”。
综上所述,赵匡胤选择弟弟赵光义接班,可能早已有此打算。
从各种史书来看,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有意栽培赵光义,以加强赵氏宗族势力。然而,等到北宋灭掉南唐之后,赵光义已尾大难掉,“杯酒释兵权”本质上也是想削弱赵光义手中的兵权。
但遗憾的是,赵匡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扶持儿子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考虑到当时赵匡胤已年近五十,文武双全的他看透了政治格局的划分。朝中除了他自己,就属弟弟赵光义实力最强。
赵匡胤或许在开宝八年和九年有过短暂考虑将皇位传给儿子,但由于时间紧迫,儿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因此,赵匡胤对赵光义采取放任态度,以避免在其死后,北宋出现更大的流血事件,那样可就得不偿失了。
参考资料:《五代史·安重荣传》《宋会要》《宋史》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